援外,农业合作无国界

作者周建鹏2024-01-08 17:40:39
原出处:魅力潇湘网
阅读:

  作为一名基层农业技术员,我的工作单位在县级农业局,参加援外项目前,每天上下班的日子,总感觉少了些激情。2017年7月,有幸参与埃塞俄比亚南南合作项目和援塞内加尔农业项目,并一直担任项目组长。6年间共推广中国的实用农业技术30余项,水稻平均产量8.6吨,比当地高出近一倍。引进中国蔬菜新品种32个,扶持蔬菜协会1个。援外经历让我有幸亲身经历了这些充满挑战和收获的时光。

(右一)周建鹏在与埃塞俄比亚农业官员进行水稻研讨

登上神秘大陆-非洲

  2013年到2015年我有幸参加了中国在埃塞俄比亚的南南合作项目,开启了我的援外经历。

  2013年5月23日经过一个超长的夜晚,说超长,是我们晚上11点50在北京登机,因为我们往西走,时间比东晚。埃塞比北京晚5小时,所以我们多过了5小时黑夜。

  5月23日当地早上5点38分到达,天刚蒙蒙亮,走出飞机,有些凉意,有些激动,非洲,我终于到了。亚的斯亚贝巴机场,埃塞俄比亚的首都机场在蒙蒙的曙光下显得有些小,机坪停着2只小型飞机。同行的同志们不急着下飞机,站在下机楼道上忙着拍照,要留下到非洲的第一印象。

  背着大包小包,我们准备出关,工作人员对我们很友好,迎面走来对我们竖着大拇指,说着你好,一种自豪感油然而生。

  出了关,中国驻埃塞经参处的一名工作人员接了我们,异国见到同胞很高兴。不久FAO官员阿布,埃国农业部官员来接我们了。但是他们没有估计到我们29人有这么多行李,他们只安排了一辆车,又叫来了2辆后,好一阵忙碌,终于启程了。

  接我们的车是在机场车站,机场周围是连绵的山。车站里停着的车好像是在参加车展,有着各种型号、大小不一、新旧不一、颜色五花八门的车。

  车出机场,天是蓝蓝的,显得很清澈,沿途种有些花。街旁是低矮的铁皮房,看着是没有规划过的,或低或高,或新或旧,都是那种看上去小小的样子。

  街道被一条简单绿化带分两车道。绿化带上稀稀拉拉种着些花草,其中还有一头驴在幸福拉着尿呢。建筑物大部分是那种低矮的铁皮房,夹杂着一些楼房,有的装修得蛮现代的,有些是烂尾楼,站在那灰蒙蒙的,有这种沧桑感。感觉是“青山与长空一色,现代与落后并存”。

走近埃塞人的迷之自信

  迷之自信之人类起源。埃塞俄比亚博物馆镇馆之宝----埃塞人类起源的头盖骨。考古界流传人类起源是埃塞俄比亚。所以埃塞俄比亚人深信不疑,为之自豪。

  博物馆分三层展览,第一层是石器文化,铁器文化,以及人类起源的头骨。还有以前皇室的宝座3个,就是沙发。还有皇后的服饰,马刀,步枪。二楼是农耕文化,有犁土工具、打猎的标枪,就是我们在电视里看到的那种。以及乐器,还有一种棋的东西。三楼是纺织、宗教、银器制作。总的展品不多,石器文化和铁文化从器物看人类的开始水平都一样。

  迷之自信之玉米产量每公顷60吨。2014年的4月,我们和驻地农业部门的技术员到一个湖滩的村庄考察。该地因为地处湖滩边缘,有充沛的水源,所以种植的玉米较其他地方要好些。技术官员指着地里的玉米问我们,中国的玉米产量多少。我们告诉他平均每公顷7.5吨左右。他听后轻蔑地一笑,很自豪地说,埃塞俄比亚的玉米产量60吨。我们大吃一惊,因为他说的英语带点口音,我们反复确认3次,他都坚定不移声称就是60吨。我的乖乖,我们不是来埃塞俄比亚指导他们的,从他的坚持来看我们应该是过来学习的。

(右一)周建鹏在塞内加尔与当地菜农寻找栽种对策

低效的农技推广现状

  埃塞俄比亚的农业推广体系由国家农业部,州农业厅,市级农业部门以及相当于县级农业局,体系是有了,但每一级的农技人员都不是很多。到了县一级也就10来人,基本就分种植、畜牧,所有技术员在一个办公室办公。

  通过了解,农业局并不完善。缺乏一些必要的部门,比如植保、土肥、推广等部门都不存在。一些气象如降水资料都缺乏。他们的日常基本就是没事。或者抄一些资料,为开会或者下乡用。这些资料都很简单,从一些教科书上摘抄一些,而这些知识点都很有年代感了。

  他们也下乡指导,也建立一些示范地。就是示范地也是那种粗放式的种植和管理。他们下乡次数不多,因为农业局要支付下乡补贴,补贴按离农业局远近来定。最少每天50比尔(埃塞俄比亚币,当时相当于人民币17元),就是这50比尔,导致我们需要合作伙伴下乡开展工作时,合作伙伴不大愿意,因为我们没有经费支付他们补贴,不是农业局安排的活,农业局也不支付补贴,所以很是尴尬。

“小技术”获得大认可

  因为缺乏地表水,一般在雨季来临时开始大面积生产。他们一把种子播下去,往往一场大雨后,因为土质大体为火山灰土,被雨水冲刷,导致苗床盖上的土可达15厘米厚,种子就无法出苗。我做了个塑料矮拱苗床,不怕雨淋,出苗整齐,出苗粗壮。这个小技术深受技术员的喜欢,并在会议上被推介。

  在埃塞俄比亚期间,我的专业是收获后及处理。专业设置很靠前。但实际情况是埃塞俄比亚的农作物收获后,大多立即进入了市场,所以在农产品储藏这一块基本没戏。而且当地农业部门似乎也不大感兴趣。

  我只能自己寻找一些可以帮助到的方法。当地生产红薯,而且也是主要的食物。他们一般是生食或者水煮。就教他们利用做饭时把红薯放炉边烤熟,这样香味四溢,一下子调动了食欲。这种烤红薯很受当地小孩子的喜欢。

  因为红薯在采收过程中,很容易被挖坏,储藏时常常导致整堆红薯烂掉。我就教他们做红薯干,可以保存很久的时间。

  还自掏腰包,出钱帮助农户进行洋葱和土豆的保鲜储藏。教他们制作包子、馒头,丰富他们的饮食品种。

  通过这个项目,我深刻体会到了南南合作的重要性。中国和非洲有着相似的自然条件和农业生产环境,我们的技术和经验可以为非洲国家提供有益的借鉴。

援助“三个一”思想的提出

  在通过实地调研以及和塞内加尔的农业官员的交流,根据项目的实际操作,我为农业组确定了一个整体思路,即“三个一思想”。该思想获得商务部相关领导的赞扬。

  传播一种理念。一是改变当地农民传统粗放种植思想。二是培养当地农民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三是传输因地制宜科学种植的思想。

  留下一片沃土。农技组通过综合运用增施有机肥,合理轮作改善土壤结构,培肥地力。

  教会一批技术。结合当地实际,因地制宜地教会当地农民一些不花钱或者少花钱的实用技术。

探索农业援外管理体系模式

  根据援外目标以及方案,通过项目开展的实际,建立起一个农业援外合作管理体系模式。

多举措扩大项目影响

  担任项目组组长,我一直秉承服务塞内加尔当地的理念。积极开展力所能及的公益活动。优化了项目的效果。先后开展对当地蔬菜协会的扶持、乌龟研究所送菜叶、对农民协会赠送菜苗、向妇女协会赠送新鲜蔬菜、累计赠送经过项目组进行提纯复壮的优质水稻种子32吨,收益面积可达近1000公顷。

(左二)周建鹏带领工作组与塞内加尔农业官员合影

见证中非友谊的真情实意

  1、挽救工人濒临被截的手指

  5月工人阿桑右手中指肿胀厉害,已经2天了。自己涂了一点药膏,但目测看来情况不乐观。手指肿起老高,表皮已经泛白,有溃烂的迹象,手背也肿起约5厘米高了。问起原因,他自己也不知道到底是被害虫咬了还是被什么东西刺伤了。Assan就准备这么拖着,让其自然变好。

  根据经验,如果任其发展,十有八九会要把手指头截掉,决定帮他一把。立即给第19批援塞内加尔医疗队吴启明队长联系,报告情况。吴队长果断地说送过来。

  郭医生、周医生不畏手指头的污迹,认真查看。认为是被不知名虫子咬伤了手指导致中毒发炎,里面发脓很严重,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确实会有要截断的风险。两位医生细致认真的消毒、开刀、清创、包扎。娴熟的技术、认真的态度,手术很快结束。

  2、对工人及家属进行义诊

  7月24日开展义诊,对象为驻地工人以及工人家属。义诊的内科、骨科、眼科、儿科等10几个各个科室前都忙个不停,医疗队的每个医生都在认真倾听,细致讲解,整个义诊井然有序。

  本次义诊条件简陋,又碰上下大雨,导致老是断电,所以空调无法使用,室内温度很高。全体医生都汗湿了,但依然面带微笑,毫无怨言,为医疗队全体医生点赞!

  此次义诊共有70多人参加。看到工人及他们的家属怀着满意的心情离开时,我们知道辛苦有了回报。

  3、水稻点力助当地缺秧农户

  4月15日,当地农业官员找到农业组驻波多尔水稻点专家表示,Nianga村种植户斑布因为技术不到位,计划栽种的稻田缺乏秧苗,希望中国农业组能帮助解决,水稻点负责人郭跃辉立马答应。

  水稻点专家亲自开车往返40公里4个来回,及时把秧苗送到Nianga村,种植户斑布与18日-19日共栽插了1.5公顷稻田。并就就水稻移栽后的注意事项与种植户斑布进行了交流。

  4、水稻捐赠

  12月6日,捐赠水稻12吨。可作为种子实用,播种面积可达1700公顷。

  5、向当地学习资助供电电池。

  12月16日,水稻点村长拜访水稻点,寻求农业组的帮助,帮助当地一所中学CEM DEGUIA捐赠一组电池。

  通过询问,得知这所中学因为发电机故障已经停工停课了几天,急需一组大功率电池启动电源。该校校长为此多处奔波询问寻找电池,然而在当地并没有找到合适的电池。于是焦头烂额的校长联系guyia村长是否还有别的渠道获得电池,村长打探到农业组有电池立即与农业组联系寻求帮助。

  为了早日帮助学生重返课堂,教学活动正常运行,农业组决定向给该校捐献一组电池。

周建鹏享受“丰收乐”

  回顾我的援外经历,我深感荣幸和自豪。通过援外,我不仅传播了中国农业技术和经验,还为当地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帮助和支持。同时,我也深刻体会到了国际合作的重要性。只有通过共同努力和合作,才能实现全球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粮食安全。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学习和探索新的技术和方法,为推动全球农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同时,我也将积极倡导和支持中国农业技术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自己的力量。我相信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会继续收获更多的经验和成就。

  周建鹏 塞内加尔整理述说

编辑: 卿跃飞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