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火的年,漆黑的瓦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大年初二,地上还有一大片昨天放鞭炮后留下的红纸片,家家户户穿起新衣,呈现出了万象更新的气氛,爸爸、妈妈带着哥哥和我去外公家拜年。
下午到了外公家,一座山脚下、竹林旁的小洋楼。“新年好,新年好!”拜完年后,其他人都要晚上才到,外公便说要出去会。我们想找表兄弟们去玩却都不在,于是约着遛下楼,想去外边耍会了。
于是我们看到外公又进瓦房做瓦了:穿过一片堆在水泥坪上的屋瓦,外公正在屋里踩泥。
做瓦的步骤十分繁琐。首先是做空心柱,黄泥巴用水打湿,用脚踩匀,堆成长方体,分割成长方形,放在模具上,用沾过水的手不停旋转,泥巴便成了一个空心的柱;其次是做瓦檐,黄泥放在做瓦檐的模具上,手掌用力拍打,小刀刮出多余的,瓦檐便准备好;再次,每个空心柱上装三个瓦檐,放到太阳下晒干;最后,将干了的瓦放到窑里用火烧,火候的好坏决定了瓦的品质。
瓦烧完了,就要搬出存储,给下一批烧制腾出空间。年前外公已经烧好了一批瓦,我和哥哥便去帮忙,站在窑口外面等候外公出瓦,以便把瓦搬到外面。外公坐在小板凳上,手电筒放在地上从窑口中照亮里面的空间,用瓦刀把瓦一块块撬起。
每批外公烧出的瓦都销售得很快,人们说他烧出的瓦颜色特别均匀——这是烧得好的表现。每次回外公家时,我都看到外公在烧瓦,或许正是平日的勤劳铸就了瓦的完美。
不久,第一片瓦送到了我手上:外公烧的瓦上面大部分呈黑色,下面一小部分呈红色,后面每一块的颜色都和第一块几乎一样。大人们有说有笑,外公却还在这里辛苦地做瓦。正如一片瓦正反两面的红与黑,过年欢庆“红色”的另一面也是劳动朴实的“黑色”,过年欢乐的背后都离不开长辈们平日的付出。
“快点来帮我一起搬!”哥哥一喊,让我晃过神来,我便赶紧去接替哥哥,去搬下一批撬出来的瓦片了。不知不觉间,夜幕降临了,烟花五彩缤纷。烟花的出彩是因为夜空的黑色——正如瓦上那漆黑油亮的釉面,在那上面映出了过年缤纷多彩的气息。(湖南省汝城县第六中学七年级2111班 谭浩亮)
指导老师朱菊球的评语:欢快、轻松的笔调,描绘了新年到来的喜悦。细腻的文笔,向我们展现了传统烧瓦工艺的整个流程,使我们体会了劳动的乐趣,更领悟到了欢快的背后是有人默默地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