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化华新瓷厂:随时光远去的产业背影
今晨起来,雨雾弥漫着天空。我习惯性打开手机点开朋友圈,被好友“梅山风”那《华新瓷厂的大师们》的文章所吸引。我揣着遐思与怀想,走进了似乎业已“古老”的新化华新瓷厂。
它位于新化县城西南部的燎原村,“新洋”公路与上梅西路在这里交汇。一见“到华新瓷厂”这个字眼,我的脑海立即浮现出一幅幅这样的画面:那繁华里刮来的尘粒,沙啦啦打在了我的记忆阀门上。顺着被时代潮流辗压过来的燎原村,我进入了50多年前的历史时空……那时的我,迎着晨曦,挑着从我老家乌岩岭的耐火石,经乱石冲水库,过檀山湾、小石桥,插新化九中至燎原村的华新瓷厂,那一路的清风徐徐,鸟儿啁啾,箕畚与扁担的吱咔作响,仿佛一首空灵的曲子,在路边缕缕炊烟中回响,余音袅袅。随之而来,杨伯民、孙耀先、邹宝德、邬惕予、邹传安、潘爱民等瓷厂创始人及艺术家和创新型企业家何真临,也蒙太奇般地从文田镇的深厚瓷土旁款款走来。
华新瓷厂,沉浸在新化民间民风、民俗、文化领域的“记忆”里,似乎早已酿成一种旧事意蕴的文学字眼,仿佛是杯、碟、碗、埚、雕撞击的交响乐曲,颤颤微微呼唤着。白、薄、彩、碧的瓷香,被文字所修饰并延伸。那种忧伤的思念也变得愈加浓郁;让器皿意象满盈着表情、心情和感情,渴望着让瓷业的未来重放异彩。但如今的文字表达,也只能说是一种回忆、一段历史、一个物件以及一种产业文化走出《县志》的歌吟了。
据考,1988年,国家科委将华新瓷厂开发的实用艺术瓷系列被列为国家星火计划,产品远销欧、美、东南亚等的40多个国家;成为湖南最大艺术瓷生产基地,且一度成为全国艺术瓷出口最大产地。主要有陈设艺术、实用艺术、传统日用瓷和纪念瓷产品。让新化因瓷而大,因瓷而荣。一个个充满传奇色彩的瓷商故事撒满上梅古镇的条条小巷与角角落落。
华新瓷厂,人们一旦想起了它,思绪总会被感染,心灵也仿佛被净化。当你仔细听着,其远去的足音并未消逝,依然在百余年时间的长河中悠悠回响,但愿历史还会永远记住它的名字,其精神还会在漫长的岁月中,始终伫立在这片土地上;并以瞭望的姿态伸向远方的路,于四季轮回中,以包容之心,接纳瓷业赋予天地之灵气……
穿过浓重岁月,回望百年风华。我们不难发现,华新瓷厂作为湖湘曾经的瓷业翘楚,其产业基因深厚,艺术文化多彩,在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历史征程中,在一幢幢带着时间印迹的车间影子里,积淀下大量让生命感动的产业资源,留下了诸多艺术创造的英才足迹。让我们永远怀想他们吧。诗云:
瓷杯碟语透酒炊,
婪尾花开落艳非。
无可奈何春去也,
唯将彩釉送春归。
(作者 杨建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