佘晓晖:扎根乡土润芳华 深耕杏坛写春秋

作者彭东风 刘军 彭丁2025-11-07 08:31:50
原出处:魅力潇湘网
阅读:

  在乡村教育的广袤天地间,有这样一位教师,她以执着为笔,以热爱为墨,在三尺讲台上书写着动人的教育篇章。二十五年的时光,她用坚守与奉献,诠释着教育的真谛,她就是双峰县印塘中学的佘晓晖老师。

扎根乡土,守望教育初心

  “择一事,终一生,不为繁华易匠心。”佘晓晖老师将自己的青春与热血,尽数倾注于乡村教育这片热土。自2000年9月踏上乡村教学之路,她便以“学高为师,勤学不辍练内功;身正为范,春风化雨育新人”为人生圭臬,矢志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神圣使命。

  在乡村教育的舞台上,她深知每一个孩子都承载着家庭的希望。一次温柔的抚摸,一句贴心的问候,一个充满鼓励的微笑,都是她为贫寒学子点亮人生灯塔的火种。她坚信,教育是点燃梦想的火炬,而她愿做那默默守护火种的人,在乡土间播撒希望,静待花开。

丹心育桃李,爱意满杏坛

  教育是一场温暖的修行,而爱则是这场修行的灵魂。在25年的初中班主任生涯中,佘晓晖老师用爱编织起守护学生成长的网。学校实行寄宿制,她便以校为家,晨曦未露时,她已悄然起身,迎接新一天的到来;夜幕深沉时,她仍穿梭于宿舍之间,只为确认每一个孩子都已安然入睡。年复一年,她舍弃了无数与家人团聚的时光,身体也因过度操劳而亮起了红灯。但她从未有过一丝抱怨,爱人为了支持她的教育事业,也搬来学校宿舍相伴。在爱人眼中,她是执着于教育理想的追光者;在学生心中,她是温暖如春的引路人。

  二十余载的班主任工作,她不断探索班级管理之道,创新推出学习小组等科学管理制度,在全校推广,成效显著。她严慈相济,时而化身严厉的“指挥官”,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时而化作知心的“大朋友”,倾听学生的心声。她深入了解每一个孩子的家庭与内心世界,用爱唤醒他们对知识的渴望,助力他们茁壮成长。正因如此,“优秀班主任”的称号于她而言,实至名归。

潜心治学路,携手共成长

  初中数学,对于许多学生来说是一座难以翻越的高山。为了帮助学生跨越这座大山,佘晓晖老师踏上了孜孜不倦的治学之路。她挑灯夜战,精心备课,不断探索创新教学方法,更新教学理念。在她的努力下,原本枯燥的数学课堂变得妙趣横生,学生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收获知识,成绩也稳步提升。她也凭借出色的教学成果,先后荣获双峰县优秀教师、师德标兵、优秀班主任等诸多荣誉。

  2006年,学校物理教师短缺,佘晓晖老师勇挑重担。面对全新的学科领域,她毫不退缩,一头扎进物理教学的研究中。她虚心向老教师请教,刻苦钻研教材教法,凭借顽强的毅力和不懈的努力,从“新手”成长为物理教学的骨干力量。

  作为物理教研组长,她深知“独行快,众行远”的道理。她积极发挥引领作用,带领青年教师研读教材、钻研新课标,组织听课评课活动,与大家分享教学经验,共同攻克教学难题。在她的带动下,学校的物理教学团队蓬勃发展,青年教师们快速成长,在教育之路上携手同行,绽放光芒。

  二十五年的光阴,佘晓晖老师在乡村教育的道路上步履坚定。她如春日的细雨,无声地滋润着学生的心田;如璀璨的星辰,照亮着同事前行的方向;如巍峨的青山,成为学校发展的坚实支柱。她用最美的年华,诠释着奉献的真谛,在乡村教育的画卷上,绘就了属于自己的绚丽篇章。

编辑: 刘菲菲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