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峰县青树坪镇:产业振兴党员干部“挑大梁”
“今年淮山大丰收,5分地,可产1000多斤淮山,按市场价12元/斤计算,可获收入15000元以上,一根根淮山就是致富的‘财神爷’啊。”8月4日,双峰县青树坪镇巡胜村脱贫户赵应和大爷,手举2根刚刚采挖的分别70公分长约2.5公斤重的淮山,乐得合不拢嘴:淮山销路不用愁,村里有个合作社,专门为村民服务,按每公斤30元的保底价格上门收购,有多少就收多少,当面过称,当面结算,足不出户,钱就到手了,如今的党员干部多好啊。
“全村52名党员,下设3个党支部,6个网格,实行网格化管理。”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一支书戴阳年介绍:其中党员管理重要的一条,就是将扶持产业,振兴产业纳入党员积分制和年终考评的一项重要内容,作为奖优罚劣,评先评优的依据,由此党员的积极性空前高涨,蔚成了“我为振兴产业作贡献,我为产业振兴添光彩”的良好氛围,全村800多亩淮山,就是这些党员干部,撑起了淮山种植的“大半江山”。
6个村干部,个个是种植高手:村总支副书记范意林,种了淮山5亩多,今年收入突破20万元。还有许应祥、王聪飞、李辉等4名村干部,都分别种了1亩以上的淮山。作为村党总支书记的李红卫,更是挑起产业振兴的大梁,除了种植1亩多淮山外,于2017年成立巡民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当好产品的“推销员”,农户的“服务员”。
“每年的7月份,就是淮山的采挖季节,一直到次年的5月,可忙坏了李书记,清早开着皮卡车,上门入户收购淮山,全村14个村民小组260户1200多人,都沾了他的光。”57岁的周江桃,对李书记翘起大姆指:他积极帮扶村里的监测户、脱贫户和困难户,大力发展扶持淮山产业,合作社成立8年来,他和村干部操心费力,淮山通过他的收购,乘着互联网的快车,飞向了大江南北。一根根淮山,铺上了村民的致富大道。在他的影响下,淮山闹得红红火火,成为当地的名牌产业。
“8月1日,李书记清早5点多钟动身,往双峰一宾馆送淮山,7点多钟赶回村里上班,劳累过度,身体不适,就在村部边打吊针边上岗。到了中午,饭未吃,又急忙收送淮山去了。”村干部李辉女士说。
“我家12亩地的准山,都是李书记收购推销的,一点不用我们操心,只等着数钞票就行。”60多岁的监测户朱和初说:“李书记基层经验丰富,不愧是村里的‘撑门人’,党建工作、乡村治理、粮食生产、环卫整治,一样也未落下,有了这样的‘当家人’,乡村振兴大有希望,日子越过越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