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寂的山村,何时才能回归往日的热闹?

作者夏新阶2024-03-14 12:26:36
原出处:魅力潇湘网
阅读:

  因母亲年事已高、体弱多病需要伺候,在离别三十三年后,我又回到了家乡--渠江镇连塘村,一个山水相依、宁静宜居、生我养我的小山村。

  期间虽每年都有回到家乡,但每次都是短暂的小住,三五天也是有的。

  2007年父亲去世后,我将母亲接到了县城与我一起生活,除了清明节,回来的日子就比以前少多了。

  四年前,已八十高龄且习惯城里生活的母亲不时吵着要回乡下农村,不得已只能提前退线跟着母亲回到了自己的家乡,但再也看不到小时候的热闹场景了。

  记得小时候,我们这个小山村也有热闹的时候,平日里,总能听到牛颈坳村小传出的朗朗读书声,过往的客班船不时在屋下河边停靠上下客,每遇重大事项生产队里开个大会进行表决,大家聚到一起顺便拉个家常,放暑假了孩子们在清澈的河水里打闹嬉水。

  过年前,扫扬尘,打糍粑、杀年猪、备年货、贴春联,好生热闹。

  春节期间,提着大包小包给亲戚拜年是必修课,三五结伴跑到邻近的集镇去看大戏,耍狮舞龙不出正月十五不得收场......

  这就是我们这一代与长辈们的幸福,不在这里长大的儿辈们是感受不到的。

  改革开放后,随着人员的外流,资源贫乏的家乡也就渐渐地失去了往日的热闹,到今天四十多年了基本上没有大的改变,唯一变化的就是多了一条通往村上的蜿蜒曲折、坑洼不平的村级公路。

  平日里,除了能够看到几个留守的老人,基本上很难看到年轻人在家里常住,给本就清静的山村平添了几分宁静,更添了几分无奈与悲凉。

  我的家乡位于资水一级支流--渠江边上,上世纪60年代初柘溪水库蓄水,资江沿线的部分移民响应政府号召外迁,1966年移民至沅江四季红镇,1972年移民至西湖农场二分场八队安家落户。

  我的家乡经历的两次移民,光我所在的小组外迁人员达到了20余人,大部分移民还是选择后靠重建。

  随着改革开放和城镇化战略的不断推进,村里的年轻人也开始走出山村,或打工挣钱养家糊口,或求学深造定居都市,父辈们也跟着走出山村或进城陪读、或帮带小孩。

  再加上计划生育政策的进一步落实,鼓励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家乡实际常住人口越来越少,导致了后来的村小撤并、客班船停航、村与村的几次合并等事件发生。人员的大量外流,是造成山村沉寂的主要原因。

  柘溪大坝蓄水后,家乡人们出行和对外联络的主要方式就是客班船,每天一趟,限时限点,错过就要等到明天。

  2006年县交通局进驻我的家乡扶贫,交通状况虽有所改观,路基工程基本完工,但由于资金短缺,桥梁涵洞工程不尽如人意,道路硬化一拖再拖。

  2007年,作为家乡公路建设的发起人之一、我的父亲去世时留给我的唯一遗言:“无论如何,也要想方设法帮村上到县交通局协调好村级公路建设事宜。”

  就这样,父亲带着些许遗憾离开了人世。

  直到2016年,现任副县长阳锋调渠江任书记时,才完成了公路扫尾与硬化工程,帮我完成了父亲的遗愿,也结束了渠江镇最后一个村不通公路的历史。

  另外,从渠江进村口至安化与溆浦交界处,作为柘溪库区的全移民村,虽然经过了多轮扶贫,但原连塘村直到现在也没有一个象样的、方便出行与产业发展的码头,没有一艘长期为对河两岸移民方便过河的渡船,公路沿线到了晚上一直是黑灯瞎火,没有安装过一盏路灯。

  作为曾经为国家水电事业作出过重大贡献和牺牲,而今又一直还在贫困线上苦苦挣扎的库区移民,又有谁在为他们的恶劣的生存环境大声呼吁、摇旗呐喊呢?因为家乡基础设施不完善,村里在外发达了的年轻人没有几个愿意回到家乡发展,也是造成家乡更显宁静沉寂的关键因素。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家乡的资源禀赋除了山就是水。

  近十几来,国家倡导“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将生态文明上升到国家战略,由原来的资源过度消耗调整到现在的加强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国家对木材资源的砍伐经营管控更严格了。

  同时,随着建材技术革新不断升级,新产品不断更新换代,易损、易耗的木材被淘汰出局。

  另外,长江流域禁捕退捕政策的出台,“两网”退出、生产生活船只拆解上岸,县里也未正式出台渔民转产就业相关政策与措施,绝大多数临库移民就地就业门路被封堵,从经济上失出了赖以生存的基础,靠水吃水的传统生产生活方式被打破,生活难以为继,大部分上了年纪的移民不得已又要离别家乡加入南下打工潮。

  资源贫乏、产业空白,山村何以支撑发展?

  家乡又何时可以跟上时代的步伐?

  沉寂的山村何时才能回归往日的热闹?

  图文来源:公众号“渠江闲客”

  作者:夏新阶

编辑: 卿跃飞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