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神林彪,为何结局令人唏嘘?
1971年9月13日,蒙古,温都尔汗。
凌晨时分,天黑沉沉的,伸手不见五指,旁的,是无止的寂静。
寂静到压抑。
忽然,远处传来一阵阵呼啸声。
一架从中蒙边境开来的三叉戟飞机,进入了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飞到了温都尔汗附近上空,划破了这无止又压抑的寂静。
在离温都尔汗还有70公里的地方,这架三叉戟飞机似有迫降的意思,开始试图降低飞行高度。
不多时,只听“嘣”的一声,火光四起,火花四溅,硬生生地把这漫漫黑夜,烫出了一个忽大忽小、忽明忽暗的洞。
三叉戟飞机早已没了正形,取而代之的,是散落着的,或深浅不一地嵌在地面上,大小不一的残骸。
迫降失败,机毁人亡。
机上遇难的乘客里,有一位重量级人物。
他就是当时被视为“副统帅”、“接班人”的开国十大元帅之一:
林彪。
林彪的死,被称为“九一三事件”,震动了全国。
当然,也震动了年近八旬的毛主席。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随他去吧。”
当毛主席听说了林彪叛逃的消息,沉默半晌,说完这句话,只是继续吸着烟,继续陷入了深深的沉默。
自己亲手培养起来的爱将,曾寄予厚望,认为其“堪大任”,最终,为何会是这样令人唏嘘的结局下场?
曾经怀抱救国志,放弃稳定工作,报考军校参加北伐的黄埔四期生;
曾经力挫不可一世的日军,取得了平型关大捷的八路军115师师长;
曾经从白山黑水,打到南海之滨,摧枯拉朽一往无前的四野总司令;
被视为“战神”的林彪,为何最后竟偏偏成了“叛徒”?
……
对于林彪的死,毛泽东不仅大受震动,更是难以释怀。
在吟诵唐诗人杜甫的《咏怀古迹五首》之三时,他感叹: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林彪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1907年12月5日,湖北省黄冈县林家大湾。
林彪出生了。
按照林氏族谱,家里人给他取名祚大,号毓蓉,后数易其名,曾叫育蓉、育荣、尤勇、李进等。
考入黄埔四期后,改名为“彪”,以此言志,表达自己对革命的坚定决心。
林彪的父亲,曾干过乡间杂货店的店员,也当过小火轮上的管账先生,后回村在家开起了手工染织作坊,并辅以农田耕作。
因其收入渠道多元,加之父亲平时精打细算,林彪的家庭虽有兄弟姐妹6人,但过得也还算殷实。
1916年,林彪9岁了,他开始进入私塾读书,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
顺便提一嘴,林彪上私塾的启蒙老师,叫李卓侯,是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的父亲。
到了1919年春,林彪从私塾转入了浚新学校学习。
说起这个浚新学校,也很有来头。
它由中共早期领导人林育南、陈潭秋、恽代英引导主办,是一所宣传进步思想的新式学堂。
虽然这期间,浚新学校经过了一段时间停办,但林彪在这里接受了关键的新式教育,打开了眼界,为他日后走上革命道路,奠定了基础。
开了眼界的林彪,不愿守着村里的一亩三分地,不愿再过这种周而复始的农耕生活了,他想走出去,看看更大的世界,正所谓:
“男儿不展风云志,空负天生八尺躯。”
父母还算开明,同意了林彪的想法。
1921年秋,林彪考上了武昌共进中学,正式开启了自己在城市里的求学生涯。
这一年,他14岁。
在武昌共进中学,林彪一边如饥似渴地学习,一边参与一些社会活动。
或许,得益于在浚新学校的学习,林彪对革命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他与陈潭秋、林育南等在武汉的中共早期领导人建立了联系,并在1923年加入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后改名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因表现积极,两年后的1925,林彪被指派为共进中学的团支部书记。
这年5月,五卅反帝运动爆发,和之前的五四运动类似,社会各界纷纷响应。
工人罢工,商人罢市,学生罢课,一齐参与到反帝的浪潮中来。
身为团支部书记,林彪自然也是积极投身其中。
他一边参与学生运动,一边在他所在的班级发起了共进图书社,类似咱们现在常说的读书会。
通过这种形式,引导组织同学们提高对革命的认知和觉悟。
除此之外,他还和一些同学组织了“自治新村”社团,又在陈潭秋的指导下,参与创办了《共进月刊》。
因积极踊跃,成绩显著,林彪被湖北学联推选为出席在上海举行的全国学联第7次代表大会的代表。
此时的他,才18岁,却有如此丰富的履历,算是年少有为了。
从武昌共进中学毕业后,林彪回了一趟家。
和现在很多父母一样,林父林母希望自己的儿子赶紧找一份稳定的工作,比如,在附近找个教员的工作,最好还能混个编制啥的,稳定安逸,衣食无忧,还受人尊敬,顺便照顾家里的营生。
可林彪却不这么想。
求学时的种种经历,让他觉得,只是找个稳定的岗位干着,没啥意思。
或许,这也是性格使然吧。
在林彪与父母僵持不下时,传来一个消息。
由陈独秀、毛泽东联署,中共中央要求各级中共组织选送共产党人、共青团员和国民党左派报考黄埔军校。
这时的林彪,还是怀抱救国志的热血青年,听到这个消息,他异常兴奋,并下了决心:
非报考黄埔不可。
经过一番努力,林彪终于说服了父母,南下广州。
临行前,大哥林育南抄录了一首女革命家秋瑾的诗,送给林彪:
“潼潼水势向江东,
此地曾闻用火攻。
怪道侬来凭吊日,
岸花焦灼尚余红。”
接着,林育南说道:
“秋瑾,一位妇女尚且能够驰骋沙场,为推翻清廷奋斗至死。我们七尺男儿更要奋发图强,有所作为。”
林彪点点头:
“大哥,你放心。此去黄埔,投笔从戎,我一定好好干,不为人龙,便为人虫。”
最终,林彪不负众望,成功考入了黄埔军校第4期,并改名,自此,林彪这个名字伴随了他的一生,并逐渐被后人赋予了“战神”、“叛徒”等互相矛盾的标签。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标签糅合在一起,似乎愈加地模糊复杂了林彪这个人本身。
黄埔已经经过了三期,开到第四期,虽然经济条件相对有所改善,但总体还是捉襟见肘,学习环境颇为艰苦。
但林彪并没因此而丧失学习动力。
他的文化基础较好,爱动脑筋研究战术问题,受到一些军事教官的青睐,被一些同学“羡慕嫉妒恨”地称为“军中之鹰”。
除此之外,他还正式从共青团转入了中国共产党。
然,林彪体单力薄,野营拉练和早典做得并不很好,不过他依旧咬牙坚持下来,虽然不比那些体力耐力好的学员,却也提升了自己的体力和意志。
“不爱钱,不偷生。统一意志,亲爱精诚。遵守遗嘱,立定脚跟。为主义奋斗,为主义而牺牲。
继承先烈生命,发扬黄埔精神。以达国民革命之目的,以求世界革命之完成。
谨誓。”
1926年10月4日,广州郊区瘦狗岭沙河广场上,回响起黄埔四期毕业学员的齐声呐喊。
林彪,身在其中。
从黄埔毕业后,依照学校分配,他从广州回到了武汉,这个青年时他曾求学的地方。
只不过,现在的他,已不再是学生,而是一名要上战场与敌人拼杀的军人了。
当时正值北伐,叶挺独立团作战勇猛,号称“铁军”,但伤亡亦大,急需补充。
林彪赶上了这个机会,作为在黄埔毕业的中共党员,他和聂荣臻等人,到了独立团,成了一名见习排长,算是军队“实习生”。
至此,命运的车轮开始悄然转动,林彪的“戎马人生”,这才刚刚开始。
他才只有19岁。
1926年12月下旬,叶挺独立团经过扩编,成了第25师第73团。
此时的林彪,在第73团,依旧是一名见习排长。
之后,他跟随第73团,陆续参与了武汉人民收回英租界斗争、二次北伐、攻打上蔡、临颍、许昌等战斗。
因身先士卒、表现出色,林彪遂升任为第73团第3营第7连连长。
如果不是1927年4月和7月的那两场反革命政变,林彪也许会沿袭之前的路径,继续在军队晋升。
但,两次政变的发生,让林彪的人生,再次走向了一个新的拐点。
在周恩来、朱德、贺龙等人的领导下,第73团联合其他我党兄弟队伍,在南昌举行暴动,也即后来著名的南昌起义。
南昌起义后,起义军一路南下,计划夺取广州,再来一次北伐。
计划很美好,现实很残酷。
起义军队伍遭到了反动派的疯狂阻击,情况日益危机,许多人丧失了革命信心,纷纷掉队、离队。
此时的林彪,年纪轻轻,在重压之下,曾经的热血被浇得冰凉,也开了小差,只是因为沿途民团搜查、抢劫和杀人,才只得被迫返回了部队。
考虑到当时情况特殊,朱老总宅心仁厚,并未追究,而是让他继续担任连队连长。
尔后,林彪等人在朱老总的带领下,一路经过了部队改编、湘南起义,最终与毛泽东在井冈山成功会师。
林彪与毛泽东,也是在这里,第一次相遇、相识。
据说,当时毛泽东与朱德会师时,远远看见一支部队坐在路边休息,有个娃娃模样的军人,正在给部队驯化:
“这个土匪,那个军阀,只要有枪,就有块天下,我们红军也有枪,红军也能坐天下!”
毛泽东一听,这不正和我“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理念不谋而合么?
问过朱老总身边的陈毅,才知道,这位“口出狂言”的娃娃,是才二十岁出头的林彪。
次日,毛泽东便让林彪给红军作报告,题为《红军能够坐天下》,并说,“红军将来就由他指挥。”
这个故事的真实性,目前或已不可考。
但,不可否认的是,毛泽东确实慧眼识珠,很早便发现了林彪的军事才能。
随着林彪后来的一系列作战表现,让毛泽东更加确信了自己的判断。
1929年,毛泽东曾被多数同志反对,林彪却支持其继续担任红四军前委书记,给了身处孤立无援时刻的毛泽东“很大感动”,至此,毛泽东对林彪愈发地信任,二人之间,形成了一种类似师生的关系。
我想,后来毛主席视其为“亲密战友”,也有这一层因素在里面吧。
所以,当林彪后来提出“红旗还能打多久”的问题时;
当林彪在长征期间的会理会议上,质疑毛泽东的战略有问题,尽是走“弓背路”、“回头路”,迟早把部队搞垮时,要求其交出指挥权;
毛泽东也能大度地表示理解,不以为意,并用师长的口吻说:
“你个娃娃懂什么?”
林彪并未因“顶撞”毛泽东而丧失晋升的机会,相反,他一面继续指挥军队,取得战功,一面又成了中国抗日红军大学(后改名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的校长。
任命他为校长,毛泽东的意见,自然占了挺大权重,足见其对林彪的培养和重视。
我们常说,“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1936年的林彪,虽然屡立军功,深受毛泽东的赏识,但,距离成为一个真正的名将,还差一个能够充分彰显其能力,又具有深远影响力的战役。
巧的是,没有多久,林彪便遇上了这样的机会。
1937年7月7日,全面抗战爆发,红军改编为了八路军。
林彪离开抗大,出任八路军第115师师长,率领部队,开赴至华北抗日前线。
当时,日军华北方面军第5师团,企图突破平型关、茹越口,协同关东军察哈尔派遣兵团击溃国军第2战区主力。
为了阻止日军攻势,林彪打算根据平型关地区利于设伏歼敌的地形,来一场伏击战,配合友军作战。
林彪做了详细周密的调查研究,亲自率领侦察队了解查明了平型关地区的种种情况,分析揣摩日军的骄横心理、实力对比,只为能尽最大可能提高此次战役的胜算。
具体战斗的过程就不介绍了,说一下结果吧。
在林彪的冷静指挥下,在八路军115师全体官兵的整体协同配合下,最终,大败日军,实现了“平型关大捷”,成功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也大大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
从此,林彪这个名字,不仅被全国人民所熟知,甚至在世界范围内,也有了一定的知名度。
若不是1938年2月,在去吕梁地区开辟根据地的时候,不小心被阎锡山部警戒部队的哨兵开枪误伤,也许,林彪在抗日战争上还能取得更多胜利,也未可知。
但,木已成舟。
林彪的伤势挺严重,子弹从右肋进,左侧出,伤及肺部和脊骨,他去苏联休养了几年,回来后,曾代表毛泽东到西安先行见了蒋介石,并和周恩来等人,在此就实现国内和平问题进行谈判。
算是为之后的重庆谈判,做了一个铺垫。
1945年8月,抗战胜利后,林彪受中共中央派遣,前往山东工作,任山东军区司令员。
这算是中央对林彪受伤恢复后的再次启用。
不仅是启用,而且是重用。
就在林彪到任的几个月后,局势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他被任命为东北人民自治军的总司令,目的是先于国民党,抢占东北,发展我党的革命根据地。
用中央文件的原话说就是:
“将正轨军队的相当部分,分散到各军区去,从事发动群众,消灭土匪,建立政权(等工作)。
——《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
林彪与政委罗荣桓等人,根据中央指示,迅速调整部署,将部队整顿合编,到1946年3月,歼灭了武装土匪和伪满军警7万余人,陆续收复了许多小城镇。
战功配合着政工,部队人数,从以前的10万余人,增长到31万人,形势大好。
东北人民自治军也改称东北民主联军,林彪依旧是总司令。
而后,为了巩固建立起来的东北根军地,林彪陆续指挥了四平保卫战等大小战役、开展了大规模剿匪活动,效果显著。
到1948年冬时,解放战争的东北战场上,敌我力量已经发生了根本变化。
毛泽东致电林彪:
“对我军战略利益来说,是以封闭蒋军在东北加以各个歼灭为有利。”
三大决战之一的辽沈战役,正式拉开序幕。
这期间,虽然对于“先打长春还是先打锦州”等问题,林彪曾表现出犹豫不决的拧巴摇摆心态,被毛泽东严厉批评,但,毛泽东对于林彪,依旧还是一副老师对学生、兄长对后辈的姿态,从许多电文中,或可窥见一二:
“在你们准备攻击长春期间,我们即告知你们,不要将南进作战的困难条件说得太多太死,以致在精神上将自己限制起来,失去主动性。现在你们已经将注意力移到向南作战方面,研究南面的敌情、地形、粮食等项情况,看出种种有利的条件,这时很好的和很必要的。”
“你们决心攻锦州,甚好,甚慰。”
“部队精神好,战斗好,你们指挥得当,极欣慰,望传令嘉奖。”
……
也许是毛泽东的“隔空教导”起了作用,锦州一战后,他像变了个人似的,不再像以前一样优柔寡断、患得患失,而是更加主动积极,向军委提出有益的建议,同时努力执行,使得辽沈战役胜利结束,共歼灭国民党军47万余人,解放东北全境。
此时的东北联军,已成能扛能打的东北野战军,后又为四野,拥百万之师。
以东北为起点,林彪与罗荣桓、聂荣臻等一道,统一指挥平津战役,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52万余人。
后又率野战军主力渡过长江,从北向南,陆续指挥了宜沙、湘赣、衡宝、广东、广西、海南岛等战役,共歼国民党军43万余人,解放了湘、鄂、粤、赣、桂5省。
其势头之猛烈,就像毛主席诗词里描述得那样:
“七百里驱十五日,横扫千军如卷席。”
当然,军队能够势如破竹,除了以毛主席为首的党中央的正确战略指导,跟一线指战员的具体执行和落实也有很大关系。
对于军事问题,林彪从来都爱动脑筋,这点在黄埔的时候,就已经表现出来了,上文有所提及。
在解放战争中,他总结了“一点两面”、“三三制”、“四组一队”、“四快一慢”等战术原则,并通过讲话、印发成册等方式,让大家真正了解,深入落实,大大提高了队伍的战斗力。
对林彪有所了解的朋友应该知道,林总这个人,向来沉默寡言,喜怒不形于色,喜欢静静思考问题。他提出军事战术原则,亦是“惜墨如金”,很少旁征博引,只讲干货,注重实用。
从现在的视角来看,林彪算是一个非常厉害的技术骨干型人才。
其军事指挥才能,毋庸置疑,堪称一流。
但,论及政治,就林彪的一生来看,或许很难打到一个合格的分数。
为什么?
谈及政治,毛主席曾说,所谓政治,就是把朋友搞得多多的,把敌人搞得少少的。
听起来很直白,但想要做到,并非易事。
因为,一个人在团结朋友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价值观念体系的冲击,有时候甚至需要一定的妥协让步,做到既联合又斗争。
非常人所能及也。
作为技术骨干型人才,林彪的军事才能已经得到了十足的证明。
但,他性格上颇为孤傲、冷淡、沉默寡言、自视甚高,喜欢弄小圈子,忌恨排挤与他意见不合、甚至曾有些许过节的人,这让他把路越走越窄,最终落了个自我毁灭的下场。
当然,除了他自身,跟周边一些别有用心的人的推波助澜,也不无关系。
不过,归根结底,他走到坠机那一步,根本原因,还是在他自己。
聪明如林彪,他或许意识到过自己在政治上的不足,曾苦读《资治通鉴》等史书,但可惜的是,关于千年来的政治斗争,林彪可能只了解其表,而不懂其理。
所谓的“守拙”、“韬光养晦”、“深居简出”,有多少是出于本心,有多少,又只是刻意“演”给外人看的呢?
一个人,想向上走,本没有问题。但如果为了向上,不考虑自己的劣势和局限性在哪里,迟早会在哪里栽跟头。
从林彪后来进行的所谓“夺权”斗争,排除异己,制造大量冤假错案,鼓吹所谓的“天才论”、“顶峰论”、“一句顶一万句”,相对于他在军事上的思考认知,着实相差了太多,幼稚得可怕。
他以为这样,自己真的就可以成为所谓的接班人了,错误越犯越大,路越走越歪,最终,一代卓越的军事指挥将领,落得机毁人亡的下场,不禁让人唏嘘感叹。
毛主席关于“实事求是”的谆谆教诲,不知道林总到底吸收了多少?
大哥林育南以秋瑾之诗的激励鼓舞,不知道林总是否记得了几何?
“那个‘副统帅’呢?那个‘参谋总之’哪里去了?……我的‘亲密战友’啊!多‘亲密’啊……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三叉戟飞机摔在外蒙古,真是‘折戟沉沙’呀。”
不知道年近八旬的毛主席,在说下这些话时,内心作何感想,想必是五味杂陈。
那个曾经在井冈山第一次相遇的“娃娃”, 如今已烟消云散,曾经年少有为,也怀报国志,却最终走向了反面。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林彪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林总的军功,我们要肯定;
林总的错误,我们要反思。
图文来源公众号“栩然说”,作者“闵希锐”。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