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之旅 | 夜游平遥古城
踏上平遥古城的土地,已是下午5点多了,但游人还是络绎不绝。走进去,仿佛踏入了一幅古老的历史画卷,每一块青石板、每一片灰瓦都诉说着往昔的繁华与沧桑。
走进古城,脚下是被岁月打磨得光滑的青石板路,蜿蜒曲折地延伸向远方,仿佛在引领着我探寻古城的秘密。街道两旁是清一色的青砖灰瓦建筑,飞檐斗拱,雕梁画栋,精美的木雕、砖雕、石雕点缀其间,展现着古人精湛的技艺。漫步其中,仿佛穿越回了明清时期,街边的店铺琳琅满目,旌旗招展,让人感受到当年商贾云集、车水马龙的热闹景象。
沿着城墙的石阶缓缓而上,巍峨耸立的平遥城墙宛如一条巨龙盘亘在大地上。站在城墙上极目远眺,古城全貌尽收眼底,密密麻麻的古建筑群错落有致,在阳光的照耀下,青瓦闪烁着淡淡的光芒,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远处的山峦连绵起伏,与古城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古朴而壮美的画卷。
日昇昌票我们虽然没去,但当地的商务却让我们领略了晋商风采。日昇昌票号是中国第一家专营存款、放款、汇兑业务的私人金融机构,以“汇通天下”著称于世它布局严谨,设计精巧。前院的柜房、信房,曾经人来人往,商贾云集,是票号业务的核心区域。中院的账房先生们在这里核算账目、处理业务,而后院则是掌柜和伙计们的居住场所。看着那些文物,仿佛看到了当年晋商们的智慧和勇气,他们凭借着诚信为本的经营理念和创新的金融模式,让日昇昌的业务遍布全国,创造了晋商的辉煌。
在平遥县衙,又一次让我们感受到了司法威严。
平遥县衙,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县衙之一,坐落于古城中心。建筑群主从有序,布局对称,前朝后寝,左文右武。走进大堂,堂内陈列着各种刑具和仪仗,让人感受到古代法律的威严。二堂则相对轻松,是知县处理日常政务和审理一般案件的地方。内宅则体现了古代官员“前堂后邸”的生活模式。站在门口,让我身临其境地感受了古代县官审案的场景,了解了古代的司法制度和文化。
在文庙,我感受到了儒家文化的底蕴。平遥文庙,是祭祀孔子的庙宇,也是中国现存最早的文庙之一,其大成殿重修于金大定三年,距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让我们领略到儒家文化的深厚的文化底蕴。
逛累了,自然要品尝一下平遥的美食。平遥牛肉是必不可少的,炖得软绵绵的牛肉,入口即化,香味四溢。还有醋香焖面,面条吸收了醋的酸味和汤汁的鲜味,别具一格。当然,不能错过的还有平遥碗托,凉拌的碗托口感爽滑,配上辣椒油、醋等调料,味道十分过瘾。
平遥古城之行,让我收获颇丰。这座古城不仅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还有着独特的民俗风情和美食文化。它就像一本厚重的史书,每一页都记载着中华民族的辉煌与沧桑,让人回味无穷。
作者简介
刘雄,湖南新化人。笔名拂晓、刘家湾。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国散文学会、中国诗词家协会、中国武术协会、中国教育电视协会、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民进新化工委委员、新化县政协常委,中国教育电视协会理事。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少年陈天华》《腊梅花》、散文集《风飘的岁月》《拂晓》《永不消逝的记忆》《且行且歌》、诗歌集《梅山雁语》、理论文集《过来人语》《资江夜语》《写作文不求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