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庐山

作者刘雄2024-03-11 21:27:18
原出处:魅力潇湘网
阅读:

  古人云,“匡庐奇秀甲天下”。

  庐山,自古以来就是一座享誉天下的名山,也是人们向往的避暑胜地。

  有道是,“五岳归来不看山”,然而,庐山却“一山赛五岳”。

  这与庐山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独特的自然景观及人文景观是分不开的。

  记得上世八十年代,满城大街小巷电影院在不停地上映《庐山恋》,影片永恒的爱情主题、时尚的人物主角、动听悦耳的乐曲,再加上庐山的水木青葱、云蒸雾绕、山势奇险唯美的自然风光,让许多人心向往之。

  后来,又读了一些名人诗文,逐步对庐山有了一点认识。

  盛唐时期浪漫诗人李白《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宋朝大文豪苏轼《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还有伟人毛泽东《七律·登庐山》:“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等。

  庐山,在伟人、墨客笔下,神秘、秀美活灵活现。

  我们乘车,绕了396道弯才来到如琴湖。

  车上,有几名游客,经不起折腾,吐得一塌糊涂,但看到此湖,心就静下来了。如琴湖如一块无瑕的碧玉,镶嵌在这险峰峻岭之中。

  整个湖面一平如镜,湖光映着山色,阳光一照,跳动起无数耀眼的光斑。我驻足岸边栏杆旁。

  放眼远望,湖的中心一座小山。

  山上有个亭子,宛如古时代的画舫,由一座精巧的九曲桥与湖岸相连。

  整个湖像一把提琴,山泉注入湖中时,发出叮咚悦耳的声音,像琴师拨动琴弦发出的琴声。

  我恍然大悟,这湖叫如琴湖是因为这湖形如琴状,泉水如琴声。

  我们沿着湖岸走到了花径。

  花径,多美好的名字!

  园门有对联“花开山寺,咏留诗人”,门楣上有“花径”二字;园内石中有花,草木飘香,在曲径尽头有一伞顶红柱“花径亭”,一口水井的石头上也刻着“花径”二字。

  据说,白居易被贬任江州司马后的暮春时节,和一群朋友上庐山游玩,看到山上这里桃花还刚开始盛开。

  想起山下九江等地的桃花已全都凋落,触景生情,从这自然界的春天想到他人生的春天,自己一腔正气一片丹心,为了社稷直言不讳,没想到落了个“越职言事”的罪名,贬为江州司马这个闲职。

  从自然界春景匆匆不禁想到自己仕途的春景昙花一现。正在为此恼怒伤感之余,山上跟前这片春景冲入眼帘,于是欣然提笔写下《大林寺桃花》这首七言绝句,其中“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成为千古名句。

  我们沿着弯曲的小路,来到白居易草堂,草堂旁有白居易的雕像,雕像周围绿树成荫。

  前边有一池塘,我站在诗人的雕像旁,和诗人共听林涛泉声,企盼沾点灵气。

  离开花径,我们往右游览锦绣谷。

  谷中怪石嶙峋,险峻秀美。

  出现在我们眼前的第一个景点是“天桥”,其实有天无桥。

  这是一块峭立横空而出的巨石。

  慢慢前行,突见一块偌大的石头,像一个巨大无比的拳头,石头上刻着“好运石”三个红字,石头四周有护栏。

  据说,游客围绕石头从左至右虔诚转圈,就会带来好运,转一圈带来官运,两圈财运,三圈桃花运。

  转身离开,看到前方一山峰,山顶上悬挂着很多条红绳,那就是伟人毛泽东“无限风光在险峰”诗词中的险峰景点。

  我至今还没搞明白是先有诗词还是先有景点。

  据说,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南山,写的便是此处。

  我阔步走向山顶,这是庐山的最高处,极目远眺,锦绣谷尽收眼底。

  离开险峰,我们一路欢歌笑语,陆续游览了礼贤门、谈判台、观妙亭,最后到达仙人洞。

  相传,这是吕洞宾修炼成仙的地方,是个天然的石缝隙,以前叫“佛手岩”,内有吕洞宾塑像。

  这是毛主席诗词“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中的仙人洞景点。

  洞高7米,深达14米。

  洞底有一泉水下滴,滴了上千年而不枯竭。

  泉下有一池,周以石栏,此洞可以栖身,清泉可洗心,又常云雾缭绕,确有几分仙气。

  仙人洞因位于1.5公里长的锦绣谷边,所以道路很窄,而且崎岖不平,走在路上,下面是锦绣谷壁立的石壁,往下看去,毛骨悚然。

  洞旁边有一小石峰向谷中伸出,峰上没有茅草,顶上石缝中有一棵瘦骨嶙峋的小松树,很精神,遒劲有力。

  毛泽东同志的著名诗句“暮色苍茫看劲松”就是写的这棵松树。

  深谷、奇峰、仙人、怪石,构成了一幅完美的传奇图画,让伟人毛泽东在国内国际形势波谲云诡的形势下,诗情大发,吟出了“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的千古名句,表达了伟人高瞻远瞩,不畏艰险,坚定信心的情怀。

  到了美庐,美庐前临长冲河,背依大月山,背山面水,形如安乐椅,蒋介石视它为风水宝地。

  当年,夫妇俩常来此居住,成为国民政府的官邸夏都。

  因这里环境秀美及宋美龄名字中有个"美"字,又在庐山,“庐“又是“房屋”之意,蒋介石将其命名为“美庐”,看来蒋介石还是有点情调和文采。并手书“美庐”二字于庭院的一块卧石上。

  如今人去楼空,成为庐山特有的一处人文景观。

  我们走进美庐,给人一种简朴大气的美感,美庐虽年快百年,但时髦依旧。

  美庐别墅也是毛泽东主席下榻过的地方,毛主席几次登上庐山,写下了《七律·登庐山》和《七绝·为李进同志所摄庐山仙人洞题照》等不朽的诗篇。

  庐山几次成为中共中央会议地址,中国政府为中国革命和建设在此绘制宏伟蓝图。

  告别美庐,我们沿着公路一直往西,穿过中八路,便到了庐山会议旧址。

  当年,这里是蒋介石培养和训练骨干的基地。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在此分别召开过三次重要的会议:1959年中共八届八中全会。1961年中央工作会议。1970年九届二中全会,保留着九届二中全会的原貌,每个座位上写着参会者的名字。

  我久久地站立凝视着。

  这里仿佛还在响起事关国家兴衰,个人荣辱的会议喇叭声,也还夹杂着激烈的斗争与交锋的争议声。

  我想,不管是对的或者是不对的,这都是历史给予我们最宝贵的财富,期间留下的经验和教训值得总结和吸取。

  走出会议旧地,一路上尽是春日的阳光,庐山的一草一木,似乎都充满了大自然的灵性和人文的华彩,让我不能不感慨风云变幻,遗迹的赫然,岁月的沧桑,从而对历史的感悟和思考。

  作者简介:刘雄,笔名拂晓、刘家湾。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国散文学会、中国诗词家协会、中国武术协会、中国教育电视协会、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现民进新化工委委员、新化县政协常委,中国教育电视协会理事。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少年陈天华》《腊梅花》、散文集《风飘的岁月》《拂晓》《永不消逝的记忆》、诗歌集《梅山雁语》、理论文集《过来人语》《资江夜语》《写作文不求人》等。

编辑: 卿跃飞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