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萍:娄底农业做品牌,需打造特有认知
业界知道,农业品牌之所以受到追捧,主要原因是产品进入竞争的内卷时代。20世纪末,供给短缺,做不做品牌没那么重要。而现在供给过剩,同质化严重,要打破局面,就必须做品牌。欧日韩为什么农业品牌起步早,因其人口多、地方小,进口依赖度高,本土产品最早过剩。要去非洲种水果,那做不做品牌就不着急。
我自2022年2月进入市农业农村局,因角色的转换,使我更多地把目光聚焦在“农业品牌”上。按我的理解,做品牌就是把产品特有的差异化优势,转变为独特的消费认知,并将其深深植入消费者的心里。这就有个特有的“认知”问题,那什么是特有认知?这就要在某个需求细分市场中,占领全部的认知。多数人以为市场细分就是“市场分割”,或是按照消费者特征划分出不同群体。如经常看到很多产品解说,公司瞄准的消费者是多少岁、多少收入的?这是绝对错误的理解。市场细分,是指对需求的细分,是指对认知的细分。如果不同年龄的消费者,在吃梨子的时候,没有不同需求,那么他们之间就不构成细分市场。如果不同收入群体,在吃牛肉的时候,没有不同需求,那么他们之间也不构成细分市场。
那什么是需求的“细分”?什么是“特有”认知?我喜欢喝奶,就以牛奶为例,蒙牛特仑苏、伊利金典等,消费者买目的就是喝牛奶,因其是功能需求市场的领军产品。而蒙牛鲜牛奶、金典鲜牛奶、牧场清晨鲜牛奶、唯品生牛乳等巴氏奶,人们买它目的除了喝好一点的牛奶,还有对自己好一点、对孩子好一点、对家人好一点的心理需求,因此它们是功能需求和心理需求交叉区域的奶产品。而旺仔牛奶、夏进甜牛奶、伊利优酸乳等调制乳品,我们买其目的更多的是为放松与快乐,更接近于一种饮料的替代,往往在各种舒适、安逸、恬静环境下饮用,因它们是心理与场景需求交叉区域的首选产品。尽管3种产品确实存在产品功能上的差异,但更大需求差异并非来自产品本身,还是它们在消费者心中建立起“特有认知”。
当然,有了“特有认知”后,消费者就会主动去购买,主动去寻找渠道。提到喝茶,就能想到云南普洱、广东英红、浙江龙井、福建白鼎;想到高端白酒,就是从不喝酒的人,也会想到茅台。为什么?难道它们真是最好的产品吗?也难判断。在湖南,“娄底一桌菜”中的“三合汤”,“雪花圆”以及“向东街牛肉面”等。在日常生活中,谁会主动去点吃这些菜?但在对外接待中,就需要带地域特色、显示独特口味的菜品,这才是茶、酒、菜的市场定位,以实现提味好吃的“场景”需求,在这个细分市场中,“三合汤”是场景第一,强调的是“地理标志”。其他再好呷的菜也不如“三合汤”。茅台酒固然好,娄底“耕读庄园酒”不错,谁是最好?喝酒者各执一词。但宴请送礼、同学聚会、金榜题名、故友相逢,喝什么,喝茅台,因它是社交货币,那些需要展示自己实力不凡、表达心情快乐、表述亲近关系的场景需求,在这个细分市场中,茅台是场景第一,单独强调酒好喝,也打不过茅台。因三合汤和茅台,都在消费者心中创造了“特有认知”。
那怎样才能打造“特有”认知?以我有限的知识来回答就是:“细分市场、找准场景、突出特色”。一个农业品牌,一定要立足自身核心市场,不要一开始就想做得特别大,从小范围、小场景、定义精准的细分市场开始,做精了之后,自然而然就打造出“特有认知”了。因场景消费需求细分第一认知。做农业品牌,如同新化月光茶业的“月光红”。都是从新化奉家开始,带着橙红、香鼻、甜舌的厚重特征,一步步走出娄底、迈步长沙、进军北京,尽管很辛苦,但有成就感。
我深信,在绝对独特稀有的自然资源基础上,总是比较容易做出独特的农产品,大部分农产品均具天然差异化的优势。但差异化的优势,并不足以让其成为足够响亮的品牌,最关键的还是要在消费者心里上打造“特有认知”。这样也可以避免花费大量的精力和资金,到处办展销、参展会,千方百计争流量,我们要把功夫用在产品市场调查、定位、设计、研发上,用细分市场第一的产品,打造“特有认知”,让消费者“千里来寻故地”,主动上门找产品。农产品消费,不仅是味道、口感、营养等功能本身,还有其身后的自然、地理、人文。举个例子,我们天门香有机茶业的“冰里春”,生长在天门山海拔1200米的凉风坳,常年云雾缭绕,太阳一会儿出来,一会儿消失,且有“南风灌顶”的气候特色,与木马岩下的八卦湖交相辉映。不言而喻,这里的茶肯定好喝,这不仅仅是因为“天门”有“仙”,而是因为此处自然气候、地理土壤、地理人文,让我感受到它产出的茶非同一般。
娄底幅员八千平方公里,其地貌气候的多样性与人文历史的丰富性,就是我们打造农业品牌的优势;但请记住:独特的“产品”不是品牌,“特有”的认知才是品牌。要发挥好此种优势,我们一定要先找准消费者需求的“市场细分”,精耕细作,在消费者心中打造更多“特有认知”。唯其如此,才能打造出更加丰富的“消费体验”,这不仅是功能需求,更是“心理需求”。
而要真正打造好农业品牌,我们必须严格按照“立足已来、挖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思路,着力构建娄底特色的农业品牌体系,在指导思想、产业体系、技术支撑、销售渠道等方面充分体现娄底特色、娄底风格、娄底气派。
作者杨萍系娄底市委农办主任、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