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化:5000余名洋溪、槎溪籍老板为家乡振兴捐资5000万

作者曾德新2023-03-24 18:19:32
原出处:魅力潇湘网
阅读:

  “卓原老板花资100万元建的文昌书院宽敞明亮,温馨舒适,书籍琳琅满目,是读书的好去处!”邹先生说。

  叶习芝:65万元,曾建堂:50万元……在新化文昌阁旁的功德碑上,这些老板的名字闪烁夺目。

  “文昌书院是不久前建成的,功德碑上的名字是前几年新化县搞四改(校舍、宿舍、食堂、厕所)三化(亮化、绿化、美化)时,洋溪镇党委、政府号召大家捐款,125个大小老板和单位慷慨解囊,最小一万,一次性捐献6702279元。成为当时新化县社会层面捐款最多的乡镇,是洋溪、槎溪籍游子报效桑梓的一个缩影。”新化五中校长吴志洪介绍说。

  洋溪、槎溪两镇原属洋溪区,行政体制改革后分为两镇。有6个管区,总人口逾10万。有史以来,两镇人素有吃“活水”的说法,有敢闯敢干、敢为人先的精神。从清未始,两镇部分农民将纺车车签、木材、煤炭,用毛板船贩运到武汉卖高价,再购回鲜鱼、大米、棉花运回湖南和贵州等地销售,不仅自己腰包鼓起来,还促进了两地经济的繁荣。1960年-1990年,两镇农民出外加工玉兰片,足迹遍布全国。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两镇农民如鱼得水,发挥聪明才智,纷纷进城打工、开公司、办企业 。他们学中干,干中学,不断“充电”,提升素质。目前,两镇有80%的中青年人在外从事电脑、造纸、黑金刚、印刷、建筑、路桥、酒店、农产品精深加工等产业。经过多年打拼,逐渐形成文印、造纸、黑金钢、建筑、农产品精深加工等品牌,涌现出万余个大小老板。

  对这些身怀绝技闯天下发迹了的农民,洋溪、槎溪两镇党委、政府实行正确引导,鼓励他们报效桑梓。这些老板目睹家乡基础设施较差,部分校舍破烂,极少数人经济不够宽裕的情况,自愿带回致富信息6800多条,引进技术项目9800个,并积极捐资改建学校,修路、架桥等,受到普遍称赞。10多年前,槎溪籍老板、造纸大亨邹志华,获悉村里硬化公路缺资,主动捐款150万元,是当时新化个人捐款最多的一个。2020年,为支持新化县疫情防控工作,主动捐款210万元;同年镇里建实验小学缺资,又带头捐款50万元。

  从洋溪走出来的游子蓝志龙、杨日权。2008年,他们回乡探亲,看到洋溪街旁、沿河两岸环境卫生较差时,主动找到镇领导了解情况,当得知家乡城镇建设突飞猛进,镇里想治理脏、乱、差,但财力十分拮据,无力购垃圾车、建造垃圾处理场时,他们当即表示,愿捐献资金、车辆支持家乡环保事业。洋溪镇党委、镇政府立即召集镇村干部开会,集思广益,制定方案,着手改造。为了选好垃圾掩埋场地,2008年酷暑期、蓝志龙几次回到家乡,顶着炎炎烈日,与镇村干部一道翻山越岭、确定场地。场地确定后,他立马捐款30万元。在蓝志龙的带动下,他的兄弟、子女及公司员工纷纷慷慨解囊,于是又有21万元捐款汇到洋溪。接着,杨日权和哥哥捐赠了价值27万元的垃圾车、洒水车。

  为了家乡多出人才。建华籍骄子杨日平,2008年秋在新化五中开设黑金刚实验班。至3月22日,他已出资500万元,资助、奖励300多名师生。已毕业的两个班,100名学生有60名学生考上重点本科,其余40名学生也考上大学。

  洋溪镇隆兴村曾勇创业成功后,一次性捐款300万元用于母校--苍溪中学扩建。

  “洋溪、槎溪籍游子在外发财后,大多数倾情支持家乡振兴,有的捐资,有的捐电脑,有的捐课桌,有的捐书籍。据我估算,大约有5000余名游子加入到了回报家乡行列,累计金额超过5000万元。”洋溪镇退休老干部罗佐新兴奋地说。

  © 曾德新

编辑: 卿跃飞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