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柴火

作者苑广阔2022-11-22 11:28:00
原出处:魅力潇湘网
阅读:

  老家属于丘陵地带,缺山少树,平时烧火做饭,就拿各种庄稼的秸秆当柴火,当然也烧花生壳、脱掉玉米粒的玉米棒子等等。如果家里喂的猪、牛、羊等太多,这些东西都要用机器加工成糠当成牲畜的饲料,家里的柴火难免捉襟见肘,就需要外出捡柴火了。

  秋收过后,地里的活都干完了,第一场雪还没有来,正是捡柴火的好时候。捡柴火捡的就是田野里的杂草,以及为数不多的小树林里面的各种落叶、枯枝。大家使用一种由竹片或铁丝弯曲而成的特大号的耙子,弯腰在长满杂草的田埂上、地沟里、树林里用力扒拉,“唰唰”“唰唰”,各种干枯的草茎、落叶、小木棍,就被耙子扒拉到一起,然后两手抱进由荆条编成的大筐里,最后由自家的男人来背回家。

  村里能干的妇女,一个早上就能扒拉回来满满一大筐的柴火。母亲正是捡柴火的能手,每次都会比别人捡的更多。父亲心疼母亲,每次母亲外出捡柴火,父亲约莫时间差不多了,就去约定好的地方找母亲,帮她把两个盛满柴火的大筐用扁担挑回来。装满柴火的大筐,可能不太重,但显得很大,挑着柴火的人走在路上,只能看见两只脚在往前迈动,人脸都看不到。

  母亲捡回来的柴火都一时半会儿烧不完,就在院子外面垛起来,成为一个一人多高,需要两三个大人伸出手臂合抱,才能抱住的圆柱形的柴火垛,上面用草苫子或油纸盖好,避免被雨雪淋湿。这样的一个柴火垛可以烧整整一个冬天。

  捡柴火的季节,孩子们也没有闲着。母亲找一根筷子,用刀把细的一头削尖,另外一头则系上一根长长的麻绳,孩子们带着这样的工具走进小树林,只需要把筷子尖尖的一头对准地上宽大的杨树叶一扎,然后往后面一撸,杨树叶就到了麻绳上,手脚麻利的孩子,大人一袋烟的功夫,就能扎长长一串落叶,拿回家当柴烧。

  那个时候乡亲们习惯吃煎饼,煎饼要用鏊子来烙,鏊子上面摊面糊糊,下面烧柴火。这些由杂草、落叶构成的柴火,最适合烧鏊子、摊煎饼,用其它东西烧鏊子,火太大,煎饼容易糊。

  有时候左邻右舍家里烧鏊子的柴火不够,就拎着大筐来找母亲讨要一些,母亲总是大方地让对方随便装。不一会儿,邻居就差使家里的孩子送来几个刚刚烙出来,热气腾腾的煎饼。后来村里家家都开始用煤气做饭,煎饼直接买来吃,慢慢地也就没人捡柴火了。我大学毕业以后到了南方工作,这里山多林多,有烧不完的柴火,很多树木倒了,也没人理会,最后别说树叶,连树枝带树叶,都直接烂在了树林里,让来自北方的我倍感可惜。

  有一年母亲来南方看我,我领着她四处走走看看,她看着小树林的地上那些没人捡拾的枯枝、树叶,嘴里一直“啧啧”地表示惋惜,觉得这要是在老家,可以捡回家烧水、烧炕,该多好。其实我知道,母亲不过是想起了自己的青春,想起了那些熬过来的苦日子。父亲兄弟多,和爷爷奶奶分家的时候能分到的东西可想而知,父母几乎是白手起家,撑起了我们这个五口之家。

  母亲自从二十出头嫁给父亲,就开始在每年秋天捡柴火,这一捡就是三十多年,她的青春,她的人生,就在和捡柴火一样的各种农活、家务慢慢熬走了一大半,熬到了晚年。

  现在不用捡柴火了,每次我们兄弟姐妹回家,连饭也不用父母做了,日子总是越过越好的,这也就够了。■苑广阔

编辑: 刘菲菲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