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七十年代的供销社,一道无法抹去的记忆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在超市林立的今天,盛行于七十年末的乡村供销社,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有偶尔见到为数不多的老式供销社楼房时,才能引起人们对它的回忆……
近日,在新化乡下采访时,我看到了一栋还在营业的老供销社楼房。进去一瞧,一排长长的柜台呈现在眼前,高高的货架上,摆满了琳琅满目的商品,有几位老人正在聊着眼前的疫情防控之事。见到大门上的“供销社”三个大字,我又想起了七十年代的供销社往事,许多故事沉淀在记忆里,至今无法忘却。
在七十年代,供销社不是每村都有,与我村相隔五华里的檀山供销社,便是我家乡四个村境内唯一一家供销社。檀山供销社座落在檀山村境内,供销社的后面紧临资江河,当年的资江河是一条交通大动脉,上可去新化、邵阳,下可达益阳、常德。于是,檀山供销社的地理位置如同古时驿站,特别是逢白溪赶场日,供销社门前行人川流不息,供销社内购物聊天异常热闹。
在物质匮乏的计划经济年代,家里小到缺盐少醋、针头线脑、煤油手套,大到做衣服的蓝布和生产用具,都得到供销社才能买到。那时,供销社便是村民日常生活的全部,供销社的东西也从来没愁过卖不出去。有许多时候,哪家生孩子需要红糖鸡蛋、婚嫁需要购买手表自行车等大件的东西,还得有供销社主任的批条,才能买到。一旦碰上供销社关门盘底,你即使火烧眉毛需要的物品,也只能大眼瞪小眼——干着急。
檀山供销社也留下了我的童年乐趣。记得有一年端午节,白溪河边举行龙舟赛,村里人纷纷去白溪看龙船。那时的我,还不到9岁,也多想去白溪看看,可父母极力反对,因为生怕我到街上走失。怎么办?我找了两位发小进行商议,三人不约而同地表示:只到檀山供销社坐坐就行。
于是,我怀揣父亲给我的5毛钱,哼着不知名的小曲,和两位伙伴兴致勃勃向檀山供销社挺进。我们走到黄板桥村时,一位老太婆“拦住”了我们,说家里请木匠没烟了,要托我们去供销社买一条“火炬”烟回来。我当时有点惊讶,老太婆为什么要托“陌生人”买烟呢?此时老太婆似乎察觉到了我的心思,便笑着说我是某某某的儿子。
我们一进檀山供销社,只见柜台经理正伸着脖子和顾客说话,墙上一幅《重上井冈山》的大型画纸格外醒目。“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千里来寻故地……,”这首出自伟人的诗词,是我大脑里储藏最早、最深的诗词之一,至今能一字不漏的随意背诵。供销社内有说书的,唱花鼓戏的,打牌挂“胡须”的,俨然一个戏园子。
由于供销社里进进出出的人很多,又加之我们是小孩,经理根本没注意我们的到来。在柜台边,我们踮起脚跟,用力伸长脖子向柜台里面看去,眼睛始终不愿离开柜台里花花绿绿的糖果、图书、瓜子等等物品。
“喂,经理,来一本《英雄王二小》的图书。”我们对着经理高声大叫。” “叫什么叫,声音小点好不好!”经理一脸烦躁地训斥我们。我们三人翻着图书,边看边佩服王二小的睿智,都纷纷说着我也想当英雄。图书看累了,买块沙糖饼干嚼嚼,饼干的甜香味,一直“甜”到八十年代末才淡去。
当年村头村尾热议新进商品的信息、起早贪黑怕买不到东西的焦急、求着大人带自己去供销社的哭泣,却深深地留在记忆里,让我在闲暇之时,不时怀念起那些童年的往昔。(中国基层网记者 彭剑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