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二月到普陀

作者刘雄2023-03-12 21:14:58
原出处:魅力潇湘网
阅读:

  “南海海深幽绝处,碧绀嵯峨连水府。”普陀山是个奇妙的存在,一半山水,一半禅意。这里有求姻缘的普济禅寺、"佛光普照"的慧济禅寺、求平安的法雨禅寺,还有33米高的南海观音像,令我十分向往,十分留恋。

  烟波世外岛,碧浪海上花。普陀山是海天,海为根基,天是浩瀚,海存佛性,天有昭彰,海藏禅机,天来启迪;是佛国,香岚袅袅,佛隐灵光。

图片

  每次走进普陀山,目睹大海,心潮澎湃。这不,三年疫情过后,仲春中旬,我又怀着虔诚之心,携家人来到普陀山观光揽胜,烧香敬佛。

  岛上山清水秀,有芳草遍地,有林木葱茏,其中不乏高大的合欢树、连理枝等名贵古木。一路寻觅,一路胜概。在岛边的“千步沙”和“百步沙”,我们脚踏金沙,难忘“黄如金质软如苔”的美妙体验。没有导游,“不辨仙源何如寻。”

  普陀山寺庙很多,以普济、法雨、慧济三个寺院最大。按预定计划,我们下榻在法雨寺旁边的一家客栈。早上6点,一家子早早来到法雨寺祈福祈康。

图片

  此时的法雨寺香烟缭绕,红烛高明,香客越来越多。

  身穿袈裟的和尚、尼姑似乎旁若无人,有的神态庄重,打坐念经;有的坐在神桌旁,虚应琐事;也有结伴上小街的青年尼姑,目无旁顾。

  站在名为“观音跳”的岩石上,跳望海潮撞击石崖,浪花四溅,声似惊雷,消失在一片苍茫之中。被这恢宏的气势所陶醉,忘记了自己的使命,我的心早已融入到茫茫大海之中。

  逐寺拜佛敬香,跪在佛像前,虔诚专注地默祷,听梵音缕缕,无穷无尽,萦绕耳畔。个中神奇美妙,无法言述。

  看观音大士怀抱净瓶,打坐莲台,油然而生圣洁之感。天下大旱,万物焦渴,观音以天水普洒甘露,滋润四方;洪水茫茫,人畜沉沦,观音舍莲台作舟楫,普渡众生。

  想来敬拜观音之精髓,恐怕就是救人于水火,渡劫于危难,伸援于生死之交、阴阳之界、天堂与地狱之门……

  在普陀,我看过很多佛像。诸佛神态异常平和宁静,半阖的双眼一无所视。

  我想,佛像中一定寄寓了全部的佛道禅悟。礼佛,在于悟透,解脱不透,不透再悟。彻悟了,心就淡定,澄澈如水,自由无碍,能得长久的禅悦。

  很多人声称自己得道,是否真悟,唯有佛知。其实,即便不悟,只要真心向佛,心与禅时时厮磨,也能得几多滋润,消若干烦恼。

图片

  在山上,僧人们要守望一份长久的寒苦,又有几人能够熬住?禅是冷寂而博大的追求,热闹处无禅,享乐只能刺激感官,不能裨补心灵。有佛无佛,全在心中。

  想到此,我突然明白,有几分清醒又有几分朦胧的人生才最醉人,最有味;有几分紧张又有几分闲适的生活才最舒适,最惬意;有几分富裕又有几分拮据的日子,才有张力,有追求。

  在普陀山,我还感到了一种强烈的心灵震撼,那是去佛顶山的路上。许是佛教中的一个“缘”字吧,我路遇了一位拜佛的女孩。

  她很年轻,正三步一跪,五步一拜,虔诚拜佛。她双手合十,念念有词,跪拜,双手着地,匍匐,全身沾地,起身,走三步,再不断重复。后来我才明白,这是还拜香,是替长辈还的。

  下午,我在山下再次遇到这位女孩。她告诉我,她对佛的信仰,对长辈的缅怀,是无人也无法替代的。

  女孩传承了尊老敬老的民族传统,它是一种爱的延续。她的跪拜中有祈愿,有祈愿的生命是充实而有激情的,是值得赞美的。

  站在佛顶山,满眼胜境。山风温软湿润,不挟灰,不带尘,轻拂时流云摇曳,温凉适意,洁净清爽,沁人心脾,把一派山静水妙的深山佛家气象送到香客的心灵深处。

  慧济寺高卧林间福地,绿树掩映薄雾朦胧之中,更显端庄幽静。灵山秀水齐聚四周,仿佛为人间仙境。四周空山清谷,佛音回响。寺内佛灯长明,香烟袅袅。

  如此胜地,让我等无比震撼。观山水,洗梵音,躬身长拜,心眼俱净,顿觉红尘远离,灵魂安妥。

  夜晚的普济寺更是安宁祥和,周遭群山寂静,春风拂松,山月斜挂,佛音悠悠,空谷回响。此情此境,更是奇妙无比。

  来此海天佛国,善缘深种,佛心初生,大家似乎找到了归宿:挣脱高楼林立的束缚,与山海相融,隐迹于青烟钟罄,享一份闲情逸致,存一份返璞归真,觅一份简单快乐——普陀山既可静心,又可净心,逡巡其中,尘滓洗尽,物我两忘。

  离开普陀山,禅意犹在,敬意犹在。

  刘雄,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中国诗词家协会、中国教育电视协会、中国报告文学学会、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著有散文集《风飘的岁月》《拂晓》《永不消逝的记忆》《梅山雁语》等多部著作。

编辑: 刘杏梅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