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教假期来回的情与恋
对于很多工作在异乡的人而言,假期的两端就是节前的回家和节后的离家。回家前的期盼和离家前的不舍总是不可跨越的心情,回家和离家前的准备总是不可不做的事情。而我也因为三年前的一个决定成为了异乡工作人。
三年前,当我听闻远方有支教,我毅然做出了支教的决定。
我支教的地方是新化县,一个多山的县城,地处湖南中部偏西,雪峰山东南麓,资水中游。
三年前,我来到了蚩尤文化之地——新化,虽然我看到这里并不像我想象的那么贫穷,但我依然感受到了山区的不便和艰辛。
2014年9月,新化县的教育注入了岳阳教育人。
当时的新化,是一个贫困大县,教学条件落后,教师队伍严重不足,交通生活都极为不方便。而我们岳阳教育人,响应国家号召,弃小家为大家,背井离乡,毅然奔赴了新化的教育。
当时的新化,交通不发达,道路不畅通,现在新化县城到新化南站的路都是人多、车多、路窄的状态。有些学校到县城驱车还是需要3个多小时,要是没车可能要辗转半天才能到。
在条件的限制下,很多支教老师就是期初来新化,期末才能回家。
九年来,我们岳阳支教人一直在坚守,有些老师一坚守就是六七年,如李胜桃、翁日新、杨克奇等等。最近几年,高铁、高速遍地开花,想回家,已然不是那么难的事情了,但毕竟有三百多公里路,每次中途三天的假期回家,依然要鼓起很大的勇气,犹豫很久。所以还是有很多老师在短短的假期不回家,假期里不回家,最难熬的就是守着孤单的校园的孤独感和对远方的思念情。
春节,是很多人历尽千难必回家的节日,作为老师,有寒假,时间相对宽裕,自然是一定要回家的。三个春节来,每次放寒假前一个星期,我都觉得特别的久。对于一个教育人而言,各种期末收尾工作和考试复习,其实是挺忙碌的,也许是境由心生,期盼的心情,总感觉时间过得挺慢的,加上山区天气多变,不免担心回家的路。其实暑假前的期末也是一样,但心情更复杂,寒假是回家的期盼多于不舍,但暑假却是不舍多于回家的期盼。
很多支教老师,无论是支教一年还是多年,都与受援学校的学生和老师建立了深厚的情谊。
每年回家的送别仪式,我们和他们朴实无华的话语中都会让我们不能自己,因为这一离去,也许意味着不再见面。
记得有次期末考试之前,我与我们的支教队队长去看望油溪青实学校的支教教师,在回来的时候,他们学校的一个领导硬是一直把我们送到渡船上,并且站在河边一直目送我们到达河对岸才离去。
而寒暑假回家前和去新化前的准备工作,我总是一周之前就开始做,如果匆匆忙忙的,我总是会顾此失彼。有一次是寒假回家,已经上高速了,突然觉得房子里的电热毯没关,新化多山,气候潮湿,潮湿的季节,房子里的被子都是湿的,有时不得不用电热毯烘干下。
最后是通过找后勤主任把房子外面的开关关掉,虽然返校的时候看到电热毯是关着的,也是折腾了一番;一次是车开到了高速公路入口,突然感觉没有带钱包,钱包里有驾驶证和身份证,又折腾了一次;有一次,如果不是爱人提醒,洗干净的被子我就忘记拿了。
2023年过完元宵,我将一个人驱车赶往受援学校,内心五味杂陈,不舍但又坚定。
三年来,每次从家回到新化,总是带着对家人的歉意和牵挂,出来支教的时候,我儿子才读三年级,正是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女儿还只有一岁半,很需要人带。三年来,总有人说,你去新化干什么了,在家不挺好的,我都是坚定我的这份情怀。
在一个人驱车新化的路上,三年的支教,在我脑海中断断续续的呈现,之所以这次会思绪很多,或许这是我新化支教的最后一期了。三年的支教,是一种磨炼,是一种奉献,也是一分收获,一份友谊。
汨罗市屈子祠镇屈子学校 吴熔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