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教育一体化迈出“赫山步伐”
2020年,优质民办学校赫山区万源学校托管公办学校龙光桥镇天成垸中学后,帮助这所中学完成了由一所乡村薄弱学校到乡村精品学校的蜕变,全校学生人数由托管前的183人增至547人;偏居益阳市赫山区城东兰溪镇面临解散的村小--新华学校,基础差、底子薄。短短近一年,在城区优质学校桃花仑小学的帮扶下,该校教学质量跃居同等乡镇村小榜首。2021年,该校融入以新优质学校桃花仑小学为龙头,携手城郊三里桥小学,三个教学点组建“名校+”教育集团,形成“一校三址”办学格局,一系列“同化”硕果,成功“改组”“留”住了学生,“盘”活了学校,备受老百姓美誉。
“两型”共同体的科学建设与健康发展,是赫山区教育一体化发展的成功范例。为解决县域内义务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近年来,益阳市赫山区创新实施了城乡教育发展共同体战略,目前,全区通过组建融合型校共体与共建型校共体, “两型”共同体建设模式已基本涵盖所有城乡学校、教学点,在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均衡化、优质化发展上迈出坚实步伐。
优化顶层设计:
一张蓝图覆盖每所学校
益阳市赫山区位于湘中偏北,处洞庭湖西缘,区域教育具有地域面积广、学校布局分散、小规模学校和教学点多的区县特点。
“过去,赫山区义务教育发展的痛点在于山区农村学校基础薄弱,出现‘城区挤、农村弱’问题在于优质教育资源过于集中城区。找准痛点,利于我们对症下药。”赫山区教育局党委委员、副局长贺永宏在2022年赫山区城乡学校“两型”校共体建设推进会说。为此,赫山区针对性地提出了创建城乡学校“两型”校共体的解决方案和工作部署。
2022年2月,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中第二十五条“加强基本公共服务县域统筹”中将“扎实推进城乡学校共同体建设”再次将教育振兴提上重头内容,对标对表,为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以帮扶为手段,构建“融合型、共建型”的城乡学校和“两型”校共体建设模式,赫山区教育局看准区域教育振兴“突破口”,早在2020年4月,试点城乡初中学校共同体建设,10月全面实施义务教育城乡学校结对帮扶行动基础上升华教育战略部署,于2022年2月形成了“融合型、共建型”的城乡学校“两型”共同体建设模式(统称“校共体”),并进行专项部署,这是政策的延续与升级。融合型校共体即一所城区学校与一至两所乡村学校全面重组,通过托管、集团化办学等方式,融合成“一校两区”或“一校多区”,实现一体化办学;共建型校共体即由一所城区学校牵头,与各乡镇小规模学校或薄弱学校联建办学。校共体各成员校实行“资源共享、管理共进、教学共研、文化共生、考核捆绑”的管理模式,在办学理念、学校管理、教育教学、学校特色等各方面实现共生发展。
在由10所城区优质学校结对13个乡镇学校组成10个融合型校共体前期部署上,赫山区同步确立16所城区优质学校牵头,与24个乡镇学校结姻缘成立了16个城乡学校发展共同体。每一个共同体由一所城区优质学校引领带动两到三所农村中心校,再由农村中心校向下延伸、辐射到一般小学、教学点。
“目前,全区“校共体”已经实现城乡学校的全覆盖。我们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城区强校、名校引领,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把乡村老百姓家门口的每所学校全部办成优质校。”赫山区教育局基教股股长徐秋平说。
具体实施过程中,赫山区坚持外延、内涵并举,将以往探索开展的集团化办学从城区向农村拓展延伸,并全面实施义务教育城乡学校共同体建设,简称“校共体”建设。即把牢以城带乡、以优扶弱、优质均衡、共同发展的工作方向,结合2021年城乡学校结对帮扶行动专项考核调研情况,将融合型、共建型城乡学校“两型”共同体建设模式充分融合。
海棠学校共同体是赫山区10个城乡融合型校共体之一,作为城区优质校为牵头学校,对口带动薄弱学校兰溪镇中心学校学校。
“通过“校共体”这个桥梁,城区学校的先进经验、优秀师资源源不断地流入我们山区学校。比过去简单地送教下乡更加对口、更加精准。”尝到甜头的兰溪镇中心学校党总支副书记李正轩高兴地说。
为防止“校共体”发展“两张皮”,赫山区教育局从教育质量、校园文化、队伍建设、教育科研、校园安全、发展潜力等方面,对全区10个城乡融合型校共体和16个城乡共建型学校发展共同体进行综合性整体评价。区教育局对各共同体学校在初中学业水平综合评估和义务教育学校办学质量评估中实施“双评价”,即成员校既在乡镇序列进行评价,又与核心校捆绑在城区序列进行评价,按发展性评价计分。
“通过捆绑考核,城乡共同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实现了‘五个互助’,即‘学校管理互助’‘教学研究互助’‘教师素质提升互助’‘课堂教学互助’‘学生素质提高互助’。”徐秋平说。
瞄准师资关键:
一套机制推动深度均衡
通过近年来的建设,赫山区农村学校的校舍和设施已经与城区学校相差无几。城乡教育最大的差距不是硬件而是软件,其中教师队伍素质是关键。赫山区牵住这个“牛鼻子”,依托“校共体”建立实施了加强师资建设的一整套机制,即“定向补充、内部互动、挂职提升、全区交流”。
定向补充,就是针对共同体内农村校师资不足、结构性缺员等问题,建立常态师资补充机制。每年初,赫山区教育局根据教师短缺情况进行全区统筹调配。仅2021年,赫山区就向农村校补充新教师253人,调配交流教师180人。
内部互动,就是通过共同体中心教研组、名师工作室、送课下乡、教研活动、跟岗培训等形式,共同体内部进行师资互动、教研互动。10个城乡融合型校共体和16个城乡学校共建型共同体各自整合所属学校的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名师资源成立共同体中心教研组,制定统一的教研活动方案、学年教学计划、联考联测机制,实现教学进度、教学监测同步。各共同体还成立了自己的名师工作室,通过送课、听课、观摩课,共同研讨、交流切磋,整体提升。
“我们梓山湖学校共建校共同体对口扶助兰溪镇千家洲、羊角两所学校。梓山湖学校作为本部,对两所校区实现多方面教学资源共享。2022年,我们通过本校2个市级名师工作室、4个区级学科工作室、20个校级名师工作室和授牌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帮助农村校培养骨干教师,升华基础教育教学常规管理水平。”梓山湖学校党总支总书记、校长廖志红说。
通过“校共体”机制的不断延伸,赫山区农村学校培养出一大批青年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泉交河镇烂泥湖学校原是一所地处偏远的乡村学校,在纳入梓山苑学校为龙头的共建型共同体学校后,焕发了生机,并形成辐射面,带动全镇教育教学研讨活动的高质量发展形势喜人。“优质的课程、名师讲座和研讨,不只有烂泥湖学校的师生需要,全镇的师生都需要,感谢优质的资源能送给全镇师生”。泉交河镇中心学校党总支书记许长波表示。该镇党总支发挥服务结对帮扶工作的“主人翁”精神,整合帮扶行动的优质资源,帮扶学校开展的送教等活动在微信公众号、新媒体及时报道宣传,社会反响好。
夯实资源共享:
一根网线激活“神经末梢”
赫山区从主城区到西南的泥江口镇,最远的教学点距离近40公里。远在乡村深处的微小规模学校和教学点蛇山学校、大坝塘学校,成为全区基础教育的“神经末梢”。
一年来,全区共安排帮扶专项资金329.05万元,城区学校校长带队到农村学校开展教育教学理论讲座62堂,分享教育教学经验89次,举办研讨活动137次,送课248节,开展网络联校活动共102次,开展课题研究26项。湖南日报以《赫山区:补齐农村学校“短板”》为题进行报道。
如今,从城区到山区,从规模校到教学点,赫山区城乡所有学校都实现了“一体机”全覆盖。在一个共同体的学校之间,乡村孩子可以通过直播课堂与赫山区城区优质校的孩子进行互动;乡村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教研与名师在线交流。
赫山区东西部的兰溪镇、衡龙桥镇多所学校面临生源流失严重和师资力量不足的影响。这两个乡镇分布着大大小小近30个教学点。为保证和提高教学点的教育质量,赫山区教育局积极推进专递课堂的建设和运用。针对教学点多为一、二年级的情况,区教育科学研究发展中心安排龙洲小学、迎宾小学和益师附小三所区域优质校作为牵头校。三所学校推进示范课工程,利用网络联校,通过专递课堂,两个乡镇的教学点实现优质课堂全覆盖,确保开全课、开好课。
“我们衡龙桥南岳坪学校在校共体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对上,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跟城区优质校甚至益阳市、区名校进行交流、互动;对下,可以通过专递课堂辐射带动周边的教学点。”衡龙桥镇中心学校党总支书记杨学东告诉笔者。
直播课堂、专递课堂等云课堂系统的广泛应用,为赫山区城乡教育共同体发展插上了信息化、现代化的翅膀,有效激活了全区教育的“神经末梢”。
自“校共体”成立以来,赫山区城乡教育差距不断缩小,部分农村学校教育质量接近甚至超过城区水平。(文/图 唐晖 易妙勇 贺创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