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云寺招的什么云?

作者夏叶2021-12-06 09:16:29
原出处:魅力潇湘网
阅读:

招云寺圣帝殿。

“前一山秀峭,疑于列炬”。

  十多年前,听说曹家镇的青云村有座招云寺。招云,这寺名好美!能够招云的寺一定是在很高很高的山上,它招来的也一定是五彩缤纷的彩云,要不就是棉絮般的白云。那时候我们正当壮年,“壮”志凌云嘛,何惧山高水险。于是邀上三五好友,去拜访招云寺。

  离开新吉公路,步行上山。却禁不住的有些儿失望,那山并不高,只有海拔400多公尺,也没有悬崖险峰,更无奇花异草,总之,一座很平常的山,一座很普通的寺而已。

  时令进入孟冬。前不久,听文友(柏香书屋)在群里提到去了一次招云寺,正在建,有变化,于是萌生了重访招云寺的心。文友还说,车子可以直达寺门下。那就好,我有电动车。

  此番前去,也没抱什么寻古访幽之心,只是兜风而已。却于寺内发现两块碑,分别是:

  《招云寺造圣像碑》云:兹寺至元初始建美女山,名家福庵。洪武乙丑朽,迁轿形山。递到文革期间,焚像(像,指佛像与菩萨)拆伽(伽,指佛寺)。今盛世重明复寺。

  《招云古寺复修记》云:九华山脉轿云峰顶轿云寺,始建于明代初期。钟灵毓秀,古木参天,视野开阔,香火旺盛,素为古新化八景之一。古往今来,每逢旱季,总是由此处起云发雨散降四方,解民忧、驱旱魅,故迄清代晚期修茸扩建时,因其招云布雨而改名招云寺。

  两碑对寺之初建各说各话,存疑。手头正有两本《新化县志》。[明]嘉庆县志对轿云山(峰)与轿云寺无任何记载。[清]乾隆县志中有三处记载:其一在“山川志”中记:青云山,治北一百里,悬崖屹立,石径盘旋,上建一庵。前一山秀峭,疑于列炬;在"古迹志"中记:衡云望月,名轿云峰.高插半天,岚雾往还,天气清明,衡岳之云在望。在“寺观志”中记:轿云山(治西南十里)。

  明代志中没有的山(峰)名、寺名,在清代志中出现,说明一个道理:山以寺名,寺以山名,互为因果。

  由此可知,此地之轿云寺后改为峤云寺,再改为招云寺。我想的是,招云寺原来招的不是彩云也不是白云而是黑云、乌云啊。正好碰上一山民,于是扯上他闲谈,问起招云寺的改名。他说,清代某年,新化闹大旱灾,三月无雨。山下农人集体上峤云寺,求寺内的圣帝爷爷菩萨降雨救灾,三名僧人亦于寺前焚香祈祷。祈三日,果然祈来乌云层层积聚此山,天昏地暗,俄尔雷电交加,暴雨倾盆,且向四周扩散。这场大雨足足下了两个时辰,全县许多干旱地区得甘露而解旱情。如此,当地百姓将峤云寺改名为招云寺。

  我欣然,招(峤)云寺招的黑云、乌云,好啊,远胜之于彩云、白云!

  在中国乡民社会,靠天吃饭的农民只能把风调雨顺寄托给冥冥之中的神,招云寺的圣帝殿门联亦是:

  圣为天下除灾难;

  帝向人间降吉祥。

  殿中正位置供奉的就是圣帝爷,它是老百姓心目中的帝王。

  在圣帝殿后面的观音殿的一副长联则是:

  大慈大悲劝天下吉人回头是岸;

  救苦救难佑人间善众化险为夷。-

  招云寺是开放的,只要于我有利,哪管黑云、乌云、彩云、白云……通通的招来为我所用。可不是,今番扩建,除僧寮外,在寺的左右两旁新建了三栋(二层与三层)楼房,辟有五六十间睡房,是用来招待烧香拜佛的信人和四方游客的吧!

  我不是宗教信徒,我只是信奉人的与生俱来的良知。而良知正是天下所有黎民百姓对他人最本质的最需要的基本要求。当历代帝王不能满足他们的这个要求时,百姓只好把它寄托给冥冥之中的神,造出各式各样的菩萨祈祷。

  投目山下,万千民宅点缀田野,不论是辛勤耕耘于田野的农夫蚕妇,还是奔走于阡陌的贩夫走卒,都是为着生计。西方有上帝,东方有圣帝,人们求的就是人间吉祥如意,安居乐业。

  于是,我理解了,来招云寺的人们都会双手合十,默念“阿门佗佛!”(作者 夏叶)

编辑: 卿跃飞
相关内容